艺术润心,文化铸魂。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切实将高品质艺术资源送到祖国西北边陲,让边疆群众与师生共享艺术发展成果,9月16日至19日,国家大剧院团队远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开展“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室”捐赠仪式暨系列艺术交流活动。活动通过艺术座谈、慰问演出、乐器捐赠、教室揭牌、艺术指导等多种形式,为当地注入鲜活的文化动能,以实际行动践行艺术惠民理念,凝聚民族情感,助力边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携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公益支持,温泉县党政领导、乌兰牧骑代表及城镇小学师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致敬“红色文艺轻骑兵”
艺术交流凝聚民族情
9月17日上午,一场围绕文艺发展的深度座谈在温泉县体育中心举行。座谈会由温泉县委常委丁雁南主持,国家大剧院团队与当地乌兰牧骑成员聚焦“如何讲好党的故事”“如何深入推进文艺工作”“乌兰牧骑的历史与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在思想碰撞中明确新时代基层文艺创作方向。
座谈结束后,团队一行前往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国家大剧院艺术家与乌兰牧骑演员联袂带来“文化进基层”慰问演出。男高音歌唱家金郑建与女中音歌唱家胡越分别献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们永远是年轻》《青春舞曲》《长江之歌》等经典曲目,悠扬歌声与真挚情感感染着现场每一位村民,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高水平的演出,真是太幸福了!”博格达尔村牧民蒙塔的赞叹,道出了边疆群众对优质文化资源的渴望与喜悦。
当晚,在“乌兰牧骑·薪火传承——庆祝温泉县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开幕前,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与温泉县乌兰牧骑举行星海乐器捐赠仪式。
温泉县委常委丁雁南在致辞中,对国家大剧院支持边疆艺术教育的举措表达诚挚感谢,并代表当地向基金会授予捐赠证书。
国家大剧院发展合作部部长、艺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文卉说道:“乌兰牧骑是‘红色文艺轻骑兵’,是国家文化基层服务的重要力量。此次捐赠寄托着我们对‘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敬意,更承载着两地艺术共荣的期待。国家大剧院希望通过钢琴捐赠与艺术资源共享,支持乌兰牧骑更好地开展创作与演出,持续丰富边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晚会在情景歌舞《草原人民永远歌唱共产党》中拉开帷幕,温泉县乌兰牧骑、博乐市文化馆、博州歌舞团演员轮番登场,展现基层文艺工作者的风采。国家大剧院艺术家再度登台,金郑建演唱《我的太阳》,胡越带来《打起手鼓唱起歌》,两人还共同合唱《领航》,激昂旋律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
乌兰牧骑舞蹈演员巴特吉亚感慨道:“能与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家同台演出,是我们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最珍贵的礼物!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艺术指导,更是对基层文艺工作的深深认可。我们将继续发扬红色文艺轻骑兵精神,用更多扎根生活的作品服务农牧民群众!”
第五间艺术普及教室落地
为边疆孩子点亮艺术梦想
9月18日上午,“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室”捐赠仪式在温泉县城镇小学举行。温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但伟在致辞中强调:“艺术是滋润心灵、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重要力量。此次捐赠不仅是对学校美育工作的有力支持,更是对温泉县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的巨大推动,将为孩子们打开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
国家大剧院发展合作部部长、艺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文卉介绍:“这是国家大剧院在全国建立的第五间艺术普及教室。我们希望通过‘线下空间改造+线上资源赋能’的模式,打造可持续的艺术教育平台,打破艺术资源分布不均的壁垒,让更多边疆孩子享受到优质艺术资源,感受艺术的魅力与力量。”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高级运营经理王艺静也表示,艺术普及教室的建成,是国家大剧院优质艺术资源下沉基层的生动实践,也是“艺术滋养公益计划”在乡村振兴与美育振兴中结出的硕果,腾讯基金会未来将持续助力艺术公益项目,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随后,双方共同为“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室”揭牌,温泉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自贤代表温泉县向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颁发捐赠证书,现场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定格这一意义深远的时刻。
仪式后,温泉县城镇小学的学生们献上了一场充满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蒙古舞蹈《吉祥的筷子》灵动优美,蒙古短调《察哈尔八旗》悠扬婉转,维吾尔族舞蹈《快乐的童年》活力满满,冬不拉合奏《我的伙伴》尽显民族乐器魅力,钢琴演奏《喷泉》流畅动听,充分展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活力。紧接着,国家大剧院艺术家金郑建、胡越分别为学校社团学生指导演唱《祖国在我心窝里》《卢沟谣》,用专业的指导为孩子们上了生动的“艺术第一课”。
当日下午,学校借助艺术普及教室的线上课程包,组织开展艺术放映活动,展映歌剧《长征》。屏幕上,雄浑激昂的旋律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交织,生动再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观影过程中,不少学生被剧情深深吸引,不时跟随节奏轻声哼唱,眼中满是对英雄事迹的崇敬与向往,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这场直观的视听体验,让孩子们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更鲜活的认识,红色基因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
歌剧放映结束后,国家大剧院团队还在新启用的艺术普及教室内,为当地基层师生开展线上课程使用培训,详细演示如何运用丰富的课程包开展常态化艺术教学,助力提升基层教师的艺术教学能力,为教室的长期高效使用奠定基础。
凝聚多方力量
以艺术赋能“文化戍边”新实践
“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室”项目始终致力于将国家级艺术资源输送至基层,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打破艺术资源分布不均的壁垒。此次国家大剧院赴新疆温泉县开展的系列活动,是“文化润疆”工程的具体实践,更是艺术资源下沉基层、服务边疆的生动体现。作为民族团结示范区和“新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温泉县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当地艺术教育水平与群众文化生活质量,而“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室”的落地,不仅为学校提供了钢琴、电子教学一体机、音响设备及艺术通识课丛书、线上课程等硬件与软件支持,更打造了一个集音乐、舞蹈、戏剧教学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术教育基地,为边疆美育事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活动得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其代表全程参与并推动项目传播;《公益时报》等媒体也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记录艺术温暖边疆的动人时刻,让更多人关注到边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室”已在全国落地五间,覆盖多个省区,直接受益师生与群众数万人。未来,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国家大剧院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向更多基层地区延伸,让艺术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心灵,以文化力量筑牢民族团结根基,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力量,书写“文化戍边”与艺术惠民的新篇章。